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本结构
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在电池、电机、电控“三大电”系统,其中动力电池成本首当其冲。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巨头特斯拉、BYD均战略性扩建了动力电池工厂,以保证相应的产能,事实上,这两家电动车企业的产销规模大,而BYD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国内乃至世界的佼佼者。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汽车市场也。
目前,国内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,电池品质区隔度逐步提升,规模优势下的成本差异也不断增大,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,寡头竞争的苗头显现。从市场统计看,2015年动力电池行业CR5为59%,2016年提升到68%,电池企业加速集中,联合主机厂的趋势不可逆转;从企业合资合作动态看,北汽与韩国SK、国轩高科合资,A123与上汽、广汽合资合作,主流电池企业与知名整车企业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,而本次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将进一步催化行业的强强联合。
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分析
与传统燃油车相比,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多出了电机、电池等几个核心部件,于是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,电池技术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,电池技术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节能效率、续航里程,而且还关乎着安全问题。君不见,三星手机那小小电池的爆炸都能伤及人身,更何况成百上千倍大小的汽车动力系统电池?
电池技术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,当下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包技术差异,主要体现在电池管理系统、高压安全管理和热管理三个方面。为了便于理解,可以从目前主流的纯电动、串联式混动、功率分流(行星齿轮)式混动类别进行分析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有特斯拉、宝马i3与别克VELITE5。
1.老道的通用宝马,青涩的特斯拉
电池管理系统(BMS)是电池包的核心,承担着对电池所有参数的读取以及电池热、均衡方面的工作。换句话说,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池包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。在BMS系统的技术差异主要在3个方面:骨骼(硬件电路板)、心脏(芯片)与神经网络(系统架构)。
大概是出于IT公司背景,特斯拉的硬件电路板所采用的接插件并非汽车级,两个插排更像是调试接口,这种接口在IT产品上经常使用,但在粉尘、振动等恶劣的汽车运行环境中使用,是否会产生问题,那仍是一个未知数。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块来自于拆车实拍的板子,很难让人相信特斯拉的心如此之大,敢用这样不满足汽车级安全要求标准的电路板。
传统车企在这方面采用的是另一套思路,比如通用在别克VELITE5上用的BMS电路板,布局相对工整,使用的接插件也都是汽车级,可以满足车辆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震动、温度、腐蚀等苛刻环境。
而对于BMS的“心脏”——一芯片,特斯拉的IT基因同样促使他们使用了一些IT行业的芯片,比如DSP、ARM、FPGA等。这些工业级芯片虽然速度很快,性能很强,但由于没有汽车级的试验认证,能否保证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,这同样有待考证。
通用和宝马则“保守”地使用传统汽车级芯片,单片机一般都是飞思卡尔或者Infineon这样的传统汽车芯片,硬件设计满足ISO26262的ASILC等级以上。另外,通用汽车做BMS的团队和原动力总成是同一个团队,使用的硬件平台也是动力总成平台,经过了发动机好几十年的经验积累,稳定可靠是非常有保障的。
至于系统架构方面,通用和宝马都采用了分布式管理系统,通过主BMS对各个模组控制器(CSC)进行管理,一般有8个模组控制器,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。
按照汽车行业的传统,为了保证CSC通讯不失效,通用和宝马都采用了菊花链式的总线布局。通用则更为谨慎,VELITE5为了防止CAN总线出现故障,使用了双路CAN总线备份的策略。这样一来成本高出不少,但是确实起到了安全可靠的效果。这种谨慎的设计方法,可以理解为相对保守,但这种把钱花在了消费者身上的做法,又有何不妥呢?
相比之下,特斯拉就显得简单很多,16个模组仅通过一条CAN线连接,采用总线形式。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到,特斯拉的模块组控制器很简单,主芯片仅为一块8051。非业内人士也许认为这一块电路板绿油油的挺好看,反正又不是戴在头上,但业内人士能看出来,这种使用低成本芯片、单条CAN总线的省成本做法,会使电路设计削弱了一定的安全性。一步。